毛泽东思想

导论

1. 为什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客观需要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涵?

  • 立足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
  •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 深入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同历史时期的实际问题
  • 科学回答时代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
  • 创造新的理论成果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科学内涵,包括三层意思:

  •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
  • 总结和提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经验并将其上升为理论

4. 四个时期:

  1. 1921-1949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 1949-1978 革命建设时期
  3. 1978-2012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4. 2012-至今 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及其关系

  •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起,都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1. 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

  • 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主题
  •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

2. 八七会议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

  • 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革命道路
  • 《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形成)

3. 遵义会议是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

  • 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
  • 开始确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 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 开启了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
  • 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4. 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 1945年党的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5.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 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 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 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 党的建设理论

6. 党的三大优良作风

  •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
  • 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
  • 自我批评的作风

7. 三个务必

  • 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
  • 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8. 毛泽东思想的灵魂

  •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战争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

9.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 六大阶级矛盾

  • 近代中国(1840-1949年)
  • 过渡时期(1949-1956)
    • 建国初期(1949年-1952年)
    • 新民主主义社会(1953年-1956年)
  •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1981)
  • 改革开放后(1981-2017)
  •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新的社会主要矛盾(2017年-至今)

2. 新民主主义革命对象

  •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 包括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4.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

5.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 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6.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 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至今)

7.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 保护民族工商业

8.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9.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10.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形成的必然性

11.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内容及意义

  • 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
  • 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内容,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保证,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

1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 统一战线
  • 武装斗争
  • 党的建设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

1.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 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 农业改造

  • 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 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
  • 依靠贫农和下中农一起,逐步限制到最后消灭富农剥削的农村阶级政策
  • 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3. 资本主义工商业

  • 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
  • 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4. 历史经验

  • 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 积极引导、逐步过渡
  • 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5. 1954年9月第一部宪法颁布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 《论十大关系》

  • 标志着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 第一大关系: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 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 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2. 中国走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 必须采取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
  • 必须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
  •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陈云提出)

3. 初步探索的意义

  • 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
  • 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第五章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1.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工业化)

  • 《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2. 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

  •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 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问题
  •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加强执政党建设问题
  • 毛泽东的伟大功绩和严重错误

3.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曲折原因和经验教训

  • 是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前进的过程
  • 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必须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全面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 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走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 必须坚持科学、民主执政,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